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。校园人群密集,需要加强预防措施。以下是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,让我们一起学习、守护健康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
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起病急、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等特点。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。
主要症状:高热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乏力、结膜充血等全身中毒症状,同时可能伴有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。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,出现肺炎、心肌炎等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预防措施:
1.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,建议师生在流感高发季节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。
2.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。
3.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,保持社交距离,外出建议正确佩戴医用口罩或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。
4.室内勤通风,合理作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锻炼,均衡营养,提高免疫力。
5.在接触流感病人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来紧急临时预防。
二、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原发感染为水痘,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病毒再激发引起带状疱疹。水痘的传染性极强,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,特别是在发病前几天至疱疹干燥结痂期间,易感者接触到水痘患者或感染者的口腔、眼睛分泌物、疱疹液等即可被感染。
主要症状:水痘的主要症状可以分为前驱期症状(出疹前1~2日)和出疹期症状两个阶段。前驱期症状包括发热、头痛、咽痛、乏力等;出疹期则出现皮疹,从红色斑疹到丘疹,再发展为水疱,最后结痂脱落,并伴有瘙痒。
预防措施
1.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有效手段。
2.水痘传染性极强,尤其在发病前几天至疱疹干燥结痂期间,一般需隔离14-21天,注意避免与此病程期间的患者接触。
3.对水痘患者的毛巾、被褥、用具等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4.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重营养,适度运动,增强体质,防止过度疲劳,保证充足睡眠。
三、肺结核
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此外,虽然其他途径如消化道感染、母婴传播等也存在,但较为罕见。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强、治疗周期长等特点。
主要症状: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、咳痰持续两周以上,痰中带血,以及低烧、夜间出汗、午后发热、胸痛、疲乏无力、体重减轻、呼吸困难等。
预防措施:
1.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手段,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应积极参与疫苗接种。
2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:勤洗手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,不随地吐痰,妥善处理痰液。
3.保持室内通风,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,正确佩戴口罩,尤其在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时,特别是在密闭环境中,应佩戴呼吸防护装置,如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,以减少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。
4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等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5.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如出现咳嗽、咳痰两周以上等肺结核可疑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。
四、登革热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播。
临床表现:发高热、头痛、眼眶痛、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(三痛)、面红、颈红、胸红(三红症),以及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(皮疹)。
预防措施:
1.预防登革热的最有效方式是防蚊灭蚊,减少蚊虫滋生环境,消除积水,使用蚊帐、驱蚊剂等防蚊措施。
2.外出活动时,尽量穿长袖衣裤,减少皮肤暴露面积,降低被蚊虫叮咬的风险。
3.尽量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的时段(如早上和傍晚)在树荫、草丛、绿化带等户外阴暗处逗留。
近期是登革热流行期,如有发热症状且近14天有境外旅居史或有可疑蚊虫叮咬,请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接诊医务人员。
五、诺如病毒感染
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,其感染性强、排毒时间长,且全人群普遍易感。其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、水,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,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物体或用具等。
临床表现:主要为急性胃肠炎症状,包括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,以及可能伴随的发热、乏力、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。
预防措施:
1.注意个人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2.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,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,喝开水,不喝生水。餐具应定期消毒,不与他人共用餐具,避免交叉感染。
3.保持环境清洁,及时清理垃圾。
秋冬季传染病种类繁多,如有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后勤管理处
2024年9月5日
初审(一审):姜海鹏
复审(二审):刘温馨
终审(三审):贺金龙